現在大家一起跟隨小編回顧細數一下2021年電力行業的大事件吧!
新聞事件:12月20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1號反應堆完成發電機初始負荷運行試驗評價,首次并網成功,發出第一度電。這標志著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xj****核能系統特征的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在中國華能實現了從“實驗室”到“工程應用”的飛躍。目前,機組各項指標運行正常,反應堆、汽輪發電機及相關系統設備運行穩定。1號反應堆正穩步向單堆滿功率推進,2號反應堆并網發電前各項試驗有序開展,雙堆有望于2022年年中全面投入商運。此次并網發電對我國實現了高溫氣冷堆核電技術的“中國引領”,對于促進我國核能創新發展、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重要意義。
點評: 高溫氣冷堆是國際上公認的具有xj****技術特征的新型核反應堆。石島灣核電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是國內第一座高溫氣冷堆示范電站,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具有第四代核能系統安全特征的20萬千瓦級高溫氣冷堆核電站。這意味著中國是世界少數幾個掌握第四代核能技術的國家之一,也成功在該領域躍居世界核電技術第一方陣。并在核能發電、熱電冷聯產及高溫工藝熱等領域商業化應用前景廣闊,將在我國優化能源結構、實現“雙碳”目標上發揮積極作用。
新聞事件:2021年11月11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售電公司管理辦法》,用以替代已經執行了5年的《售電公司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在售電公司運營管理等方面,更加注重可操作性。新版管理辦法大幅增加篇幅,細化了包括準入程序、準入退出、權利義務等內容,增加了運營管理、保底售電等內容。表明我國售電業務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對于售電業務管理,從推動起步階段的重事前管理走向事前管理和事中監管相結合階段。
點評:總體來看,此次新辦法的頒布,進一步完善了政策的可操作性。新辦法對售電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提出了更多和更高要求, 將淘汰很多“機會主義者”。也表明了我國售電業務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對新形勢下售電公司的健康穩定發展是一個極大的促進,對管理也具有指導意義。
新聞事件:10月12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通知》明確了四項重要改革措施:一是有序放開全部燃煤發電電量上網電價。二是擴大市場交易電價上下浮動范圍。三是推動工商業用戶都進入市場。四是保持居民、農業、公益性事業用電價格穩定。此次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有利于提高產能和用能的效率,促進全社會能源資源的有效利用。
點評:此次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既有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內部需求,也有國際范圍內能源緊缺的外部刺激。也是我國電力體制改革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這次改革***大的亮點是放開燃煤企業和工商業用戶全部進入市場,取消工商業用戶目錄電價,真正建立起“能跌能漲”、“隨行就市”的市場化定價機制,對緩解煤電企業經營困難、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及有效的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具有積極作用。
新聞事件:2021年9月,全國電力供需格局趨向于全局平衡、局部緊張并存,導致今年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現象。一季度受寒潮天氣影響,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出現電力缺口,實施有序用電;二季度受來水偏枯、電煤緊張、用電需求增長迅猛等因素影響,廣東、云南、廣西等地實施有序用電;三季度電煤供應緊張疊加能耗雙控影響,全國超20個省份實施有序用電。
點評:此次“拉閘限電”的原因,主要是煤炭供應緊張價格大漲、火電企業虧損發電出力不足造成的電力緊缺。還有碳中和達標帶來的能耗雙控。下一步還須從深化改革入手,加大煤電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改革,不斷完善電價傳導機制,有效平衡電力供需。未來我國還將進一步提升清潔能源占比,而拉閘限電對社會經濟的沖擊,也會促使國內制造行業淘汰部分高耗能、低利潤的低端產業。
新聞事件:2021年9月7日,來自17個省的259家市場主體,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完成了79.35億千瓦時的綠色電力交易,標志著我國綠色電力交易試點正式啟動。其中,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成交電量68.98億千瓦時,南方電網公司經營區域成交電量10.37億千瓦時。本次交易預計將減少標煤燃燒243.6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607.18萬噸?!熬G色電力交易雖然是在電力中長期市場體系框架內設立的一個全新交易品種,但它不僅僅是原有中長期電力交易的擴展,更是我國電力市場一項重大的機制創新?!庇脩艨梢酝ㄟ^電力交易的方式購買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電量,消費綠色電力,并獲得相應的綠色認證。據了解,現階段綠色電力消費需求強烈的企業主要有外向型企業、需要作出綠色低碳能源使用承諾的企業以及國內上市公司。
點評:此次綠色電力交易可謂是一場“及時雨”,滿足了我們對于綠色能源日益增長的需求。在雙碳目標和新型電力系統的大背景下,綠色電力需求日益高漲,新能源發展將會迎來爆發期。綠電交易是我國電力市場的一項重大機制創新,開展綠電交易對新能源消納、電力市場建設、高耗能產業發展等多方面都具有積極作用。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我國對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而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電力行業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路徑。
新聞事件:2021年6月28日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機組安全準點投產發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發來賀信,表示熱烈的祝賀。白鶴灘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是當今世界在建規模***大、技術難度***高的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由中國三峽集團開發建設,總投資2200億元,總裝機1600萬千瓦,電站全部建成投產后,將成為僅次于三峽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
點評:白鶴灘水電站在“雙碳”背景下成功投產發電。它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水電工程實現技術突破、供電能力迅速提高;更重要的是,為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做出了貢獻。它作為清潔水電的重大工程,推動長江干流成為世界***大清潔能源走廊。也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更大貢獻。
新聞事件:6月10日,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峽能源)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交易,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000億元。三峽能源IPO募集資金總額約227億元,將主要用于海上風電項目。三峽能源是三峽集團新能源業務的戰略實施主體。
點評:在“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啟動實施的關鍵節點,三峽能源在滬市主板上市,成為中國電力行業史上***大規模IPO、A股市值***高的新能源上市公司。一方面傳遞出在“雙碳”目標下,央企國企投入新能源發展的強勁動力,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更多貢獻。另一方面也表達出資本市場對未來新能源高速發展前景的看好。
